供水管道閥門的選型是指根據供水管道的特性和工程需求,選擇適合的閥門類型和規格。這包括考慮管道直徑、流體介質、工作壓力、流量要求以及閥門的操作方式等因素。
在給水管道上使用的閥門,一般是根據以下原則來選擇的:
1、對于給水管道,通常會根據管道的管徑來選擇合適的閥門類型。當管徑較小,不大于50mm時,可以選擇截止閥,因為它們能夠提供較好的流體切斷功能。但當管徑較大,大于50mm時,可以選用閘閥或蝶閥,因為它們在大口徑管道中具備較好的性價比。
2、當需要調節供水管道中的流量和水壓時,可以選擇使用調節閥。調節閥能夠提供流量的控制,使操作員能夠根據具體需求進行調整,而截止閥則可用于快速關閉或打開管道。
3、在一些要求水流阻力較小的地方,如在水泵吸水管道上,可以選用閘板閥。閘板閥全開時可以減小水流的阻力,有助于提高水泵吸水效率。
4、在需要允許水流在管道中雙向流動的情況下,通常選擇使用閘閥或蝶閥作為控制裝置。這種閥門類型的設計,可以實現流體控制,允許流體在兩個方向上自由流動。這種選擇確保了管道系統的流動性和效率,并適用于需要雙向流動的工業和工程應用。
5、對于空間有限的安裝位置,推薦選擇蝶閥或球閥作為合適的閥門類型。這是因為蝶閥和球閥通常具有較為緊湊的設計,可以在有限的空間內提供可靠的流體控制,并且相對于其他閥門類型來說,它們在安裝和維護方面更加便捷。
6、在需要頻繁啟閉操作的管段上,推薦使用截止閥。截止閥的設計適用于常見的開啟和關閉動作,它們可以實現流體的切斷作用。適用于需要經常檢修、維護或調整的管段,其具有操作的便捷性和效率。
7、在口徑較大的水泵出水管上,通常建議選擇多功能閥作為控制裝置。多功能閥具有靈活的設計,能夠適應不同的操作需求。
給水管道上的下列部位應設置閥門,這有助于實現對管道系統的控制和管理。這些部位包括供水入口、分支管道、水箱、水泵、配水管段、設備、衛生器具和其他位置。
1、在居住小區的給水管道系統、從市政給水管道引入的管段,引入管段上設置了適當的閥門用于控制供水的進出,以及在需要維修或緊急情況下切斷供水。
2、在居住小區的室外環狀管網中,需注意節點處的設計和管道長度。根據分隔要求,應在節點處設置適當的控制措施,以符合環狀管段的運行效率和穩定性。考慮設置分段閥門,以便在需要時分隔管道,簡化維護和管理工作。
3、從居住小區給水干管上接出的支管起端或接戶管起端。
4、入戶管、水表和各分支立管(立管底部、垂直環形管網立管的上、下端部)。
5、環狀管網的分干管、貫通枝狀管網的連接管。
6、室內給水管道向住戶、公用衛生間等接出的配水管起端,配水支管上配水點在3個及3個以上時設置。
7、水泵的出水管,自灌式水泵的吸水泵。
8、水箱的進、出水管、泄水管。
9、設備(如加熱器、冷卻塔等)的進水補水管。
10、衛生器具(如大、小便器、洗臉盆、淋浴器等)的配水管。
11、某些附件,如自動排氣閥、泄壓閥、水錘消除器、壓力表、灑水栓等前、減壓閥與倒流防止器的前后等。
12、給水管網的低處宜設置泄水閥。
選擇止回閥需要考慮多個因素,包括止回閥安裝的地方、閥前流體水壓、關閉后止回閥的密閉性能要求以及關閉時可能引發的流體水錘。
1、閥前流體壓力比較小時,可以選用旋啟式、球式或者是梭式的止回閥
2、當對閥門關閉后的密閉性能有要求時,可以選擇帶有彈簧的止回閥。這種類型的止回閥內置彈簧零件,關閉時彈簧能夠提供額外的彈簧力。
3、當需要削弱關閉時可能產生的水錘效應時,可以使用消聲止回閥或帶有阻尼裝置的緩閉止回閥。這些類型的止回閥在關閉時能夠提供額外的阻尼效果,有助于減輕水錘現象的影響。消聲止回閥通過較快的關閉速度來減小水錘的產生,而帶有阻尼裝置的緩閉止回閥則通過緩慢的關閉過程來降低水錘的強度。
4、止回閥內置的閥掰或閥芯部件,應能在閥瓣自重或者自帶的彈簧作用力下自行關閉。
給水管道的下列管段上應設置止回閥,使水流在正常方向上流動,防止逆流問題的發生。 引入管上;密閉的水加熱器或用水設備的進水管上;水泵出水管上;進出水管合用一條管道的水箱、水塔、高地水池的出水管段上。
注:如果在管道中已經安裝了倒流防止器,那么就不需要再額外安裝止回閥了。
排氣設備通常安裝在管道的頂部或末端,給給水管道設置排氣設備,可以使管道中的空氣順利排出,防止空氣積聚影響水流。
1、在不常使用的管道中,管內容易產生空氣積聚,會產生水錘現象破壞管道,因此需要安裝自動排氣閥。
2、在給水管網中,如果管段有明顯的高低起伏,會容易積聚空氣,那么在這些管段的頂部位置,可以安裝自動排氣閥或手動排氣閥門,來排除其中的空氣。
3、在管道中有自動補氣式的氣壓水罐,那么在配水管網的頂部位置應當安裝自動排氣閥,這樣可以使管道中的空氣在需要排出時能夠及時排出。